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4-01 09:26:28
很多人买房时已经是掏空积蓄、东拼西凑了,但在你满怀欣喜收房的时候,往往还要再掏一笔钱,才能拿到那个小红本。
这其中涉及到税费、登记费、物业费等等各类名目,打印出来有长长的一串,林林总总加起来,少则几千元,多则数万。
在交房的时候,一定得擦亮双眼,好好鉴别下那些本不该掏的钱。
交房时的这几笔钱,你一定要看清楚
01 房屋面积的差价款
挑选房子的时候,一般是根据户型图上标注的户型面积来选择心仪的房子,这个所谓的面积属于预测绘面积,通俗点说是估算出来的。
在交房的时候还会再进行一次实测面积,根据实测面积将房款多退少补,一般房子的实测面积都要比购买时面积要大,你需要再补交一笔购房款。
不过按照规定,面积的误差要控制在3%以内,如果实测面积超出这个标准太多,购房者甚至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赔偿,或者选择退房。
02 办理产证相关费用
按照规定,收房时业主需缴纳购房契税,契税均是按照国家指定的具体标准收取,一般不存在纠纷,业主要对应缴纳的税款了然于胸。
办理产证时,还会涉及收取工本费,一般住宅80元/套,非住宅550元/套。如果你购买了车位,同样也需要办理产证,除了工本费,还需要缴纳车位总价万分之两点五的印花税。
有很多开发商会帮业主代办产证,并收取一定的代办费用,当然如果业主时间宽裕,自己去有关单位办理产证是可以省一些费用的。
03 装修相关的费用
有些开发商会在毛坯房交房的时候,给业主开出一笔收费单子,要求缴纳装修押金,这笔费用其实业主也可以拒绝。
除了装修押金,还有一类“开口费”。所谓“开口”,就是家中燃气、暖气、管道、有线网络等接口的费用,这笔钱实际在购买房子的时候,都已经计算在房价之内的。
交房时再收一次“开口费”属于重复收费行为,如果开发商索取,业主可直接拒绝。
04 物业费用
交房时,开发商一般会向业主预收半年的物业费,要注意这个时间尺度,最多只能收半年,超过半年的并不合规。
除了物业费,开发商或许还会代收一笔物业维修基金,这笔钱是用来维修公共设备等设施的款项,是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所有。
开发商收取的这笔钱由房管局代管,将来如何使用由业主共同决定,业主委员会进行管理。
对于这笔钱的名目和用途,购房者一定要留心分辨。别看这些费用单项不算多,但加起来还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如果事前没有充分的预估,收房时又忙着兴奋和喜悦顾不上多看,到头来成了一笔糊涂账,这冤大头当得实在是没脾气。
因此,要防范交房时踩坑被多收费,还需要多留几个心。
收房时如何预防乱收费行为?
其实在买房过程中,多做功课,多看细节,才是打破信息壁垒,把握主动权的关键。
首先要对“协议陷阱”足够警惕。有些开发商可能利用购房者急于购房、疏于防范的心理,设定一些不利于购房者的条款。
这就要求我们在签字时务必慎重,看清、看懂协议内容后再签。否则等到收房时再质疑收费款项就变得被动了。
其次,收房时提前备课,仔细了解当地相关收费规定,打出一张应缴费用表,与开发商要求的款项互相对照一下。发现不合理收费要及时向开发商指出,遇到乱收费的,要坚决向物价局、房管局投诉。
最后要注意证据保全。发现有不合理收费,最好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开发商或代办机构提出,如果没能有效保留证据,也会导致后期维权困难。
在你购房的过程中,还遇到过哪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,你又是如何应对处理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。